
這個寒假,無論學校幾天假,無論作業是多是少,無論你是(被迫)待在學校補課,還是走親訪友歡度春節,這都是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。
站在兩個學期的銜接期,也是一輪二輪復習的交界處,你終于可以暫時脫離考試與考試之間緊張的行程。也是這個時期,你需要分析現狀、調整規劃,重新審視自己的優勢、劣勢、機遇和挑戰。
一言以蔽之,重整期。
雖然也很想說,好不容易放假了,就趁此機會好好歇一歇吧。但一時的放松并不能緩解這個特殊時期固有的焦躁和壓力。即便暫時松了松緊繃的發條,或許你需要思考思考接下來的方向。
關于考試:波動的是成績,穩定的是實力
高三上學期的成績波動,堪比過山車。
相信我,你并不是一個人。
個中緣由,既有一輪復習期間驟然提升的考試難度,又有強勢弱勢科目之間復習策略上的顧此失彼,也有暑假種種原因拉開的差距??傊?,沒有毫無原因的波動,也沒有毫無理由的逆襲。
當然,過完了這個寒假,你會迎來更加密集的考試,除了常規性的考試,還會有各種質檢、統考,甚至將考試發揮到極致的周考。如果以考試計,你的高三甚至連一半都沒走完。
但要記住,考試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其一,考試是檢驗的手段。既檢驗你整體的學習狀況,又是對你過去一個階段重點突破模塊的反饋。要知道,無論準備得多么充分,考試仍然是衡量成果的最終手段。通過考試,及時分析和反思,調整自己的復習計劃。
其二,考試是訓練的手段。有些能力,比如做題速度、抗壓能力、發現易失分點、規范作答,考試就是最好的訓練。到高三后期,考試和練習的界限越來越模糊,“練習當考試,考試當練習”才能真正落實。
高三這一年,波動在所難免。關鍵在于透過成績波動的表象,分析導致失分的原因是什么?究竟是實力增長了但卻發揮失常,還是實力本身不夠被一次考試暴露出來了?
不要因一次考試而妄自菲薄,也不要凡事都歸咎于發揮。
關于整理:透過經驗,掌握規律
為什么要整理?歸根結底是一個透過經驗、掌握規律的過程。
高考作為一場選拔性的考試,整體勢必要求規律性。即便是高考作文這樣帶有極強主觀性質的題目,也遵循著“先入類后給分”的評分標準。立意雖無對錯,但仍有高低,而偏題或離題則更不必說。
我常跟學生講一個道理:假如數學一年要刷300張卷子,到最后是298張還是304張已經沒有區別。能否從中汲取經驗,提煉形成自己的體系和套路才最重要。
高三的訓練和考試非常密集,在這過程中或許你早已在潛意識里形成對某種定式。比如拿到導數題先求導、看到恒成立先考慮求極值……但腦海中模糊的、零散的經驗尚不足以形成規律,一旦疏于訓練則又前功盡棄。
很多人覺得,總結成定式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考??墒聦嵣?,不管你總結不總結,潛意識里的思維定式都會影響你的思考,你還是“最習慣”遵循過往的經驗去“摸索”??山涷灡旧碛芯窒扌?,這也是哪怕一些老師也忌憚給學校講套路的原因。
相反,總結出定式,反而能夠在做題和考試中加以驗證,并進行進一步批判和思考。是改造定式?接納定式?還是干脆拋棄?最終得出一個更加完備的歸納總結,甚至超越一般的經驗定式。
整理錯題和方法,一定要抱著“下次遇到了,能不能用上”的心態,在錯題難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和總結。至于是否重做?是否帖上錯題?是否整潔美觀?都只是形式罷了。
一個學期下來,你或許早都積攢了厚厚試卷和聯系題,但很多你都不會再翻。站在一輪復習和二輪復習的交界點,充分吸收此前試卷的價值,然后輕裝進入下一個階段。
關于時間:忙是常態,規劃是解藥
此時的你,比任何時候都應更加意識到,時間已經不多了。
沒時間是高三的常態?,F在沒時間,未來只會更沒時間。你總是有多個學習任務,多個需要發力的科目,多個正在推進的學習計劃,而你的時間總是有限的。
時間預算不足的情況下,解決的方法就是規劃。想象一下做過的小學算術題,煮飯、洗衣、打掃衛生、晾衣服多個家務獲得如何在2小時內完成。如果時間充裕,當然可以做完一件,再做一件,慢慢來。但時間有限,就需要做好規劃。
你需要對自己亟待解決的學習任務進行分類:
1、緊迫而重要的事,馬上去做;
2、不緊迫而重要的事,抽時間也要做;
3、緊迫而不重要的事,能不做就不做;
4、不重要也不緊迫的事情,想做也不要做。
在這個寒假,也就是這個沒有考試追著跑的空檔,你需要好好審視自己過去一學期的得失進退。分數只是一個參考,分數背后反映的自己學習的問題,以及分數沒能反映的你實質的進退才是判斷的關鍵。
哪些學習任務給你的幫助確實有限,哪些學習任務是長期有利于你實力的提升,務必要分得清楚。既要對自己的歷次大考進行細致分析,又要對學科整體進行把握。
越到高三后期,各位同學的步調就越不統一,也沒法統一。每個人的優勢劣勢不同,每個人的學習進度也有差異。在這種情況下,你不能指望老師給出的復習計劃能完全契合你的情況(但你仍然可以去尋求老師的幫助)。
無論是這個寒假,還是高三后期,你都會有自主學習的時間,不妨從這個寒假開始,分析清楚,自己的優勢在哪里?劣勢在哪里?機遇在哪里?威脅在哪里?并以此來制定好接下來一段時期的規劃和戰略。
時間反正是不多了,你怎么用才最有效?
關于心態:慌,一點用也沒有
相信我,面對步步緊逼的高考,沒有人不緊張。
退一步說,如果你面對高考都不緊張,那你的心是不是稍微大了一些?
比如成績波動,光是看著成績這一堆數字高高低低,你只會越看越焦慮,關鍵是分析背后的緣由。成績是你實力的反映,圍繞你的實力上下波動。
你要做的就是兩條:第一,提高實力(均值);第二,減少波動(方差)。
比如查缺補漏,不要想著有朝一日走上高考考場的你在知識方面有多完美無缺,而要抱著反正可能也補不完了,抓大放小,能補一個是一個,來得及提高一塊是一塊。
這時候不要看總量,要看增量??偭孔屓私^望,增量給人激勵。
既要避免非黑即白的完美主義,覺得一旦不完美滿盤皆輸,要知道完美和不完美之間還有無數個帶著缺憾的結果。又要避免從一個不順利,導出無數個環環相扣的“如果”,被最后萬分之一的結局給壓垮。要知道,無數個如果指向的,一定是小概率事件。
負面情緒不可怕,在這個大環境下,都會焦慮緊張??膳碌氖浅两谪撁媲榫w中無法自拔,再一遍又一遍的思維回路中找不到出口。更糟糕的是,不斷糾結負面情緒本身,不斷地在內心強化焦慮的事實,卻未能改變焦慮的現實。
與其糾結焦慮本身,不如集中精神、踏踏實實地做一些事情。
即便此時的狀況已經背到了極點,哪怕一點點努力,都在向好。
文字:江蘇招生考試網
徐州教育、徐州教育網